卖掉多余的房子,曹德旺说得对吗?
Kazimir Malevich · Landscape with Five Houses
曹德旺是大企业家,他对市场的判断自然受关注。
前天,他说到房子,建议他妹妹卖掉多余的房子,否则,以后卖不掉,租不出去,就难办了。
他还说,城市是市民的,不是有钱人的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k0517d9ztdv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房子始终牵动很多人的心,马上就有人在后台问,他说得对吗?
曹德旺视频里说到的几个点,应该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,一一拆开看:
房子是用来住的。这点绝对正确。一套房子,即使永远空着,之所以值钱,就是因为有人想住它,你在北京三环内有套房子,自己并不住,但你知道,只要允许他人使用,瞬间就有人搬进去住。鬼城里的房子,一钱不值,本质上也是因为没人想住它,你送给人住,也没人要。
曹德旺的妹妹,有多套房子,没说是哪里,如果真是处于卖不掉,租不出去的地方,那么,这些房子就是没人想住的房子,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,当然应该想办法处理掉,在这种情况下,曹德旺的建议对。
但是,她的房子若是处于人口资金持续流入的城市,那么,她拥有再多的房子,也不多余,因为对房子的需求持续增长,房子始终是卖得掉,有人租的。理论上,没人有多余的房子,大家只有自己住的一套,那么,城市就不可能存在,因为暂时买不起房子的城市新人,就没有房子可租。房东不是租客的敌人,而是朋友。这就是市场,交易的双方都是得益的。
城市不是有钱人的,是市民的。这句话对一半,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,它属于所有来到这里的人,它是有钱人的,是市民的,是穷人的,甚至是流浪汉的。城市这空间,越容易生存,包容性越强,则越有活力。有钱人可以买到最好的服务,流浪汉靠捡捡垃圾就可生存,各种需求都有供应,城市并不排斥任何人。
房子越多的有钱人,其实越欢迎城市新移民,每增加一个,他的房子就增值一分。这里没有对立关系,只有互相依赖。一个地方,有钱人越多,其他不那么有钱的人,日子越好过。否则,你的服务,你的商品,卖不出去,也卖不出好价钱。没有富人,穷人更穷。
曹德旺专注制造业,在福清起家,直至成为全球玻璃巨头,非常了不起。可能因为制造业辛苦,赚钱不易,让他形成所谓的房地产赚钱容易的成见。
再了不起的人,都会有盲点的。
在房产上赚钱,并不容易,倒闭跑路的公司,一直存在,不是你想赚就赚得到,如果人人知道必然赚钱,那为什么还有哪么多人错失机会?
像其他投资一样,房地产投资,没有深刻理解其本质,胆子稍微小一点,行动稍微犹豫一点,内心不停摇摆的人,也是赚不到钱的。见过不少人,原来在一线城市有多套房产,甚至只有一套房,以为房价太高了,卖掉了,最后买不回来。
房地产其实非常简单,知道了以后,别人怎么说,舆论怎么吹,按照规律走,最后都不会错。
首先,基础是住。你在任何一个地方,都要有房子住,无论你在小县城也罢,在大都市也罢,成家了,给家人一个地方住,是最基本的责任,不要逃避。分析大势,试图抄底,以最便宜的价格入市,这不是你干的,老实去交首付,去按揭,有赚无没赚,赚多赚少,那是次要的,给家人稳定的居所,才是首要的。
第二条规律高级一点,不容易理解,不少人暂时理解了也会因时事而动摇,它可能只适合少数投资者。一个领域的大钱,注定也只是少数人赚的。
在人才资金持续聚集的城市,房子是最好的保值增值手段,有几股力量抬升它:一是印钞速度,钱印得多了,值钱的东西加速值钱,因为钞票并非平均飘洒,它总是飘向更值钱的地方;二是经济增长,越发达的地方,越是经济增长的龙头;三是更优秀人群的背书,大都市,居不易,懒惰、没生存能力、对美好生活本质不了解的人,在大都市呆不住,容易被各类“逃离北上广”蛊惑,这种筛选机制,像是进化的选择,总是留下适者,使大都市越变越强。
能不能理解这些?理解了能不能坚持?真的看命了。
我祝你命好。有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,有执行自己计划的能力。
推荐:中美这一战,最好打久一点